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依據:

輔導會106年4月10日輔綜字第1060029726號函頒,修正「提升政府服務品質實施計畫」辦理。

目標:

一、貫徹政府「以民為本」、「傾聽民意」政策,期使退除役官兵、眷屬及民眾感受政府關懷與照顧。
二、秉持「真誠、效率、同理心」的態度,持續推動更優質作為,並良善治理、結合地方資源,創造最佳服務價值。
三、持續推動退除役官兵、眷屬及民眾滿意服務,簡化工作流程,型塑高效率服務形象,提供有感的優質服務。
四、整合運用所屬機構管理面「水平連結」、資訊面「整合平台」之統合服務功能,開發「創新」與「精進」服務措施,以提升卓越服務品質。
五、建立公開透明的服務環境,擴大社會參與,確保退除役官兵、眷屬及民眾知的權利。

實施對象:

本院各部、科、室、組。

實施要項:

一、完備基礎服務項目,注重服務特性差異化。
(一)各類型所屬機構應就業務範圍建立標準作業流程,以維服務作業之一致性。
(二)所屬機構應全面檢視,提供服務對象易讀、易懂、易用的服務申辦資訊及進度查詢管道,提升服務流程透明度。
(三)強化所屬機構人員的各項服務品質(如電話禮貌、臨櫃態度等),適時改造服務場所,充實更新服務設施,提高退除役官兵、眷屬及民眾臨櫃洽公或網站使用的便利性及實用性,建置合宜的服務環境。
(四)因應業務屬性及服務特性差異,結合社會脈動,與時俱進創新作為,精進優質服務。

二、重視全程意見回饋及參與,力求服務切合民眾需求
(一)運用各類座談時機廣納服務對象與合作之公民營機構等興革意見,提供符合需求之精進服務與合作契機。
(二)善用所屬機構各類意見調查工具與機制,蒐集服務對象的需求或建議,適予調整服務措施。
(三)依據服務特性辦理滿意度調查,分析結果改進服務缺失;強化問卷內容及測量方式之設計及評價結果分析;研析滿意度趨勢,並與同性質機關進行比較,供改進服務之參考。
(四)建立退除役官兵、眷屬及民眾抱怨處理機制,提供即時有效服務方式,減少處理時間成本,降低顧客抱怨頻率。
(五)建立新聞媒體、報章輿論快速回應、緊急應變機制及標準作業程序,主動為政策辯護或更正不實內容,以導正社會視聽。

三、便捷服務遞送過程與方式,提升民眾生活便利度
(一)運用資訊網路促進機構內部橫向連繫,加強臨櫃服務人員處理各項申辦案件知能,擴大單一窗口業務涵蓋範疇,縮短民眾等候時間,達到「臨櫃服務一次OK」之目標。
(二)衡酌服務工作實需,開發及運用跨平臺線上通用服務(如申辦、查詢等)並廣為宣傳,增加服務對象使用意願。
(三)推動機構內部跨單位或跨機構間,服務流程整合及資源共享,提供完善整合服務。
(四)關注社經發展新趨勢,運用創新策略,持續精進服務遞送過程及作法,提升所屬機構服務效能。
(五)檢討簡化作業流程、辦理時限等,訂定明確作業程序及量化服務指標,建立標準作業規範。
(六)建置多元化資訊參與管道,如意見留言板、網路投票、網路民調或Fb、line等網路社群,簡化相關互動及操作方式,以提供退除役官兵、眷屬及民眾友善網路溝通環境。

四、關懷多元對象及城鄉差距,促進社會資源公平使用
(一)因應服務對象差異,對特殊或弱勢族群提供適性服務,並結合地區資源,運用低廉合理成本創造最佳服務品質。
(二)依地域差異結合社區設置服務(關懷)據點,提高偏遠或交通不便地區民眾的服務可近性。
(三)考量服務對象區域及數位資訊落差,利用網路服務或輔以實地訪視方式,提供可替代的服務照顧管道。
(四)相關網站或網頁設計應符合使用者需求,並規劃提供多樣性檢索方式,及遵循相關規範標示電子資料,提供分類(眾)檢索服務。
(五)運用本會三級醫療體系功能,持續強化偏鄉與弱勢退除役官兵、眷屬及民眾醫療方案,提供便利之健康照護。

五、開放政府透明治理,優化機關管理創新
(一)提供安全友善資料開放空間,擴大運用機構之全球資訊網、網路社群或公布欄等公共開放區域主動揭露相關資訊,便利服務對象共享創新互動場域。
(二)促進退除役官兵、眷屬及民眾運用實體或網路等多方管道參與決策制定,強化政策溝通及對話交流。
(三)檢討內部作業,適時簡化不必要審核及行政作業,聚焦各所屬機構核心業務,推動創新、有感的服務工作。

六、掌握社經發展趨勢,專案規劃前瞻服務
(一)因應國家政策發展情勢(如長照政策推動),各所屬機構協地方政府與社福機構預劃合作建置便民、利民服務措施。
(二)各所屬機構應與時俱進於法規授權範圍,適時規劃具體可行執行方案與彈性運用各項資源,擴大服務措施。
(三)結合跨域整合、引進民間資源、社會創新及開放社群協作等策略,務實解決所屬機構就學、就業、就醫、就養與服務照顧等窒礙問題。
(四)權衡服務措施的必要,以投入成本與產出效益間的合理性,重視服務的制度化及持續性,強化優質服務作為。

推動作法:

一、本「執行計畫」,各單位請依「提升政府服務效能具體作法」(如附件一)及單位工作特性、構面、項目、指標、檢討計劃是否具體可行,並量化顯示「執行成效」,依據執行情形及績效成果之各項資料、活動相片,隨時更新公開於本院資訊網站,並定期於每年1月1日及7月1日前,逐項檢討前半年度執行成效,並填妥「提升政府服務品質執行成效一覽表」(如附件二),擲交秘書室彙整後公開本院資訊網站;另據以檢討策訂具體精進作法,作為滾進修正「提升政府服務品質執行計畫」參據。
二、各單位應從各種管道探討民眾期望、需求與廣納意見,主管應主動帶領單位全體人員參與,發揮團隊精神。
三、各執行單位執行計畫,依完成期限彙集執行成果之各項資料、活動相片應及時拍照存證,作為資訊公開用。

管制考核:

一、本院各單位(部、科、室、組),應依計劃項目及期限,增加前述推動作法之量化指標,或參考最新「政府服務品質獎」評審項目,增列其他優良推動或創新作法,擴大服務領域或逐項完成,輔導會並於每年2月1日起,不定期上網抽查本院執行情形。
二、依據本執行計畫「提升政府服務品質執行成效一覽表」每年實施自我評鑑考核。各單位執行成效,擇優辦理「專案獎勵」績點方式議獎。

本計畫如有未盡事宜,得依實際需要另函補充修正之。

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提升政府服務品質具體做法
實施要項 具體作法 完成期限
壹、完備基礎服務項目,注重服務特性差異化 一、 建立作業標準及工作手冊,提升服務品質。
二、 持續改善服務櫃台、服務標示、申辦須知、等候設施、申辦動線、停車空間、宣導資料及服務設施、環境規劃、綠(美)化工作等。
三、 賡續強化人員服務態度及電話禮貌作法相關規定,並確實執行與管考。
四、 辦理相關專題研究或心得報告,研討創新服務措施,提升服務品質。
五、 彙整編印「為民服務手冊」等文宣資料,並善用傳播媒體及公眾場所宣導。
六、 依本會「安養機構失智榮民服務照顧作法要點」,做好護理之家失智(能)榮民之服務照顧。
持續每年1月1日及7月1日完成提報前半年度執行成果。
貳、重視全程意見回饋及參與,力求服務切合民眾需求 一、 參加榮民懇(座)談會(首長與民有約)及服務區座談會。
二、 設置「首長民意電子信箱」,即時、有效之處理,落實服務成效。
三、 辦理顧客滿意度調查,藉以改進服務缺失,建立民眾抱怨處理機制。
四、 針對民眾需求,規劃調整為民服務工作廣度、深度及範圍,策訂年度提升政府服務品質執行計畫。
五、 加強與地方民意代表聯繫、建立新聞媒體及報章輿論快速回應機制。
參、便捷服務遞送過程與方式,提升民眾生活便利度 一、 設置全功能櫃台,賡續推動「單一窗口」服務作業。
二、 建置「病患資訊查詢」系統,服務就診病患便利資訊查詢。
三、 政府服務資源整合及共享,規劃跨機關水平整合服務或業務體系垂直整合服務。
四、 訂定明確作業程序及量化服務指標,建立標準作業規範;推動「ISO國際品質認證」制度。
五、 非上班時間設置專人輪值服務(服務不打烊),全年無休24小時服務。
六、 經營本院FB粉絲團,張貼本院活動訊息,提供退除役官兵、眷屬及民眾友善網路溝通環境。
肆、關懷多元對象及城鄉差距,促進社會資源公平使用 一、 普設服務據點,加強走動服務,落實「榮民(病患)在那裡,服務到那裡」及「傾聽榮(人)民(病患)聲音」之服務理念。
二、 實施護理之家及病房榮民與病患晤談,瞭解個別實際需求,並即時協助處理。
三、 落實外住榮民暨遺眷訪查服務照顧工作,發揮服務功能,爭取榮民(眷)對本會之認同。
四、 充實更新網頁(包含無障礙)提供最新且完整的服務資訊。
五、 加強榮家榮民及社區民眾預防保健及醫療衛生教育,指派醫師、心理師等至安養機構擔任「社區關懷據點健康促進」講座及關懷服務。
伍、開放政府透明治理,優化機關管理創新 一、 開放公共設施,提供民間社團辦理休閒、公益活動使用。
二、 建置雙語環境,提供快速、明確的瀏覽機制。
三、 規劃建置榮民醫療體系之共同醫療資訊系統(HIS)整合服務。
六、掌握社經發展趨勢,專案規劃前瞻服務 一、 與企業、社福團體結盟,辦理各項公益活動,以增進政府服務功能。
二、 鼓勵職訓、志工結訓學員,參與各項技能檢定及志工服務工作。
三、 結合民間、機關或團體,建立合作機制,處理突發意外事件。
四、 訂定年度員工在職訓練計畫,辦理提升作業知能相關研討會或講習,提升人員專業水準。

 

執行成效一覽表
實施要項 具體作法 辦理單位
壹、完備基礎服務項目,注重服務特性差異化 一、 建立作業標準及工作手冊,提升服務品質。 各單位
二、 持續改善服務櫃台、服務標示、申辦須知、等候設施、申辦動線、停車空間、宣導資料及服務設施、環境規劃、綠(美)化工作等。 各單位
三、 賡續強化人員服務態度及電話禮貌作法相關規定,並確實執行與管考。 各單位
四、 辦理相關專題研究或心得報告,研討創新服務措施,提升服務品質。 各單位
五、 彙整編印「為民服務手冊」等文宣資料,並善用傳播媒體及公眾場所宣導。 醫企室、社工室、相關單位
六、 依本會「安養機構失智榮民服務照顧作法要點」,做好護理之家失智(能)榮民之服務照顧。 護理部
貳、重視全程意見回饋及參與,力求服務切合民眾需求 一、 參加榮民懇(座)談會(首長與民有約)及服務區座談會。 社工室、護理部、醫企室
二、 設置「首長民意電子信箱」,即時、有效之處理,落實服務成效。 院辦室
三、 辦理顧客滿意度調查,藉以改進服務缺失,建立民眾抱怨處理機制。 社工室、護理部、醫品中心
四、 針對民眾需求,規劃調整為民服務工作廣度、深度及範圍,策訂年度提升政府服務品質執行計畫。 社工室、醫企室、秘書室、相關單位
五、 加強與地方民意代表聯繫、建立新聞媒體及報章輿論快速回應機制。 社工室、秘書室
參、便捷服務遞送過程與方式,提升民眾生活便利度 一、 設置全功能櫃台,賡續推動「單一窗口」服務作業。 醫企室、社工室
二、 建置「病患資訊查詢」系統,服務就診病患便利資訊查詢。 資訊室
三、 政府服務資源整合及共享,規劃跨機關水平整合服務或業務體系垂直整合服務。 醫企室、秘書室、社工室
四、 訂定明確作業程序及量化服務指標,建立標準作業規範;推動「ISO國際品質認證」制度。 各單位
五、 非上班時間設置專人輪值服務(服務不打烊),全年無休24小時服務。 各單位
六、 經營本院FB粉絲團,張貼本院活動訊息,提供退除役官兵、眷屬及民眾友善網路溝通環境。 圖書館、各單位
肆、關懷多元對象及城鄉差距,促進社會資源公平使用 一、 普設服務據點,加強走動服務,落實「榮民(病患)在那裡,服務到那裡」及「傾聽榮(人)民(病患)聲音」之服務理念。 社工室、家醫科
二、 實施護理之家及病房榮民與病患晤談,瞭解個別實際需求,並即時協助處理。 社工室
三、 落實外住榮民暨遺眷訪查服務照顧工作,發揮服務功能,爭取榮民(眷)對本會之認同。 社工室
四、 充實更新網頁(包含無障礙)提供最新且完整的服務資訊。 資訊室、各單位
五、 加強榮家榮民及社區民眾預防保健及醫療衛生教育,指派醫師、心理師等至安養機構擔任「社區關懷據點健康促進」講座及關懷服務。 家醫科
伍、開放政府透明治理,優化機關管理創新 一、 開放公共設施,提供民間社團辦理休閒、公益活動使用。 秘書室、社工室
二、 建置雙語環境,提供快速、明確的瀏覽機制。 資訊室、醫企室
三、 規劃建置榮民醫療體系之共同醫療資訊系統(HIS)整合服務。 資訊室、醫企室
六、掌握社經發展趨勢,專案規劃前瞻服務 一、 與企業、社福團體結盟,辦理各項公益活動,以增進政府服務功能。 醫企室、家醫科、社工室
二、 鼓勵職訓、志工結訓學員,參與各項技能檢定及志工服務工作。 社工室、志工隊
三、 結合民間、機關或團體,建立合作機制,處理突發意外事件。 秘書室、社工室、醫企室
四、 訂定年度員工在職訓練計畫,辦理提升作業知能相關研討會或講習,提升人員專業水準。 護理部、人事室、醫教會、相關單位

 

瀏覽人次:718更新日期:112-11-23
瀏覽人次:718更新日期:112-11-23